Slideshow Image 1 Slideshow Image 2 Slideshow Image 3 Slideshow Image 4
自我評鑑報告
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學術與專業表現
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現況描述

本系100學年度第一學期之師資為:專任教師計有12位,其中教授7位,副教授2位,助理教授3位,且均具有國內外著名大學電機或電子博士學位;兼任教師8位,其中教授1位,副教授4位,助理教授3位;此外配置1位行政助教及1位行政助理。各班別之學生數(含延畢生)依次為:學士班160位,碩士班54位,博士班35位,在職碩士班51位;生師比為28.84。專任教師之學術專長與研究領域主要分布於能源科技、電力電子、光電與固態照明、通訊系統及自動化控制等相關領域。專兼任教師之數量滿足學生學習之需求,且教師學術專長符合系所發展方向與任教課程。

參考效標2-1 專、兼任教師之數量與學術專長,符合系所、學位學程及在職專班教育目標及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之情形

  • 本系專兼任師資之數量與學術專長

本系100學年度第一學期專兼任教師師資、學術專長及授課名稱如表表2-1表2-2 所示,專任教師計有12位,兼任教師8位,教師學術專長與所任教科目符合,且專任教師均具有國內外著名大學電機或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學術研究領域符合系所發展方向與電機產業需求。

  • 本系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與在職碩士班學生學習之需求

本系近六年來的生師比如表2-3所示,平均為28.48,且每年之生師比皆低於40之規定,足見本系現有教師數量與學術專長均能滿足本系各班別學生學習之需求。95至100學年度教師授課情形參見附件2-1,每位專任教師授課平均在10學時左右。

參考效標2-2 專任教師之結構與流動之情形

本系專任教師結構如圖2-1所示,教授7位佔本系教師總數之58.33%,副教授2位佔16.67%,助理教授3位佔25%。95至100年間專任教師流動情形如表2-4所示,教師流(異)動情形簡述如下:95學年第一學期羅鈞壎升等教授,96學年第一學期鍾翼能與郭宗益副教授到職,第二學期王朝興升等教授,97學年第二學期張譽鐘助理教授到職,陳良瑞升等教授,王春清升等副教授,郭宗益副教授退休轉兼任教授,99學年第一學期阮昱霖助理教授到職,王春清副教授退休,第二學期陳金嘉與鍾翼能副教授升等為教授。本系專任教師流(異)動情形主要因應教師增聘、升等及退休而做調整,其的目在提升本系教學與研究所需之師資,並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以達成系所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

參考效標2-3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進行教學設計與應用多元教學方法之情形

  •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進行教學設計之情形
  1. 本系教師每學期開課前均會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及產業需求與學生特質,規劃並撰寫課程大綱及教學計畫表;內容包含科目名稱、學分時數、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成績考核方式、教科書及參考書等,並輸入本校「教務系統」以提供學生選修之參考。
  2. 針對所有課程之核心能力進行分析(參見附件1-9),以確保是否具有足夠培育核心能力之課程,並定期召開課程委員會議,檢討並修訂課程架構、課程內容及建立課程地圖。
  3. 期末由教師對修課學生進行核心能力達成度調查,學生也以不具名方式對授課教師進行教學評量,分析結果在相關會議中討論。課程相關的問題提課程委員會議討論並改善(課程規劃檢討流程參見附件2-2),而核心能力之修正則提諮詢委員會議討論。
  • 教師應用多元教學方法之情形

本系教師採用之教學方法依序包含:以電子簡報(PowerPoint)講述口授、提供紀錄影片PowerCAM重覆練習、實驗操作演練示範、小組討論、個別指導,並安排教學助理或課程小老師於課外指導等多元教學方式,依課程性質彈性應用。 如附件2-3之課程綱要表,本系教師最常採用之教學方法要以簡報並講述口授為最多,相關之教材參見附件2-4之說明,其它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或演練示範,相關佐證資料請參見附件2-5。

參考效標2-4 教師自編講義、編製數位媒材做為教學輔助,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情形

  • 教師自行編製講義、數位媒材之情形

本系教師會自行編製講義、數位媒材等並置於本校網路教學平台(http://dlearn.ncue.edu.tw),提供選修學生下載使用,以提升其學習成效。此外工學院教師共同編制之基礎專業課程數位教材亦同時放置於工學院網站(http://ce.ncue.edu.tw),供教師或學生下載使用。

  • 教師參與教育部各學門編撰講義、試教推廣之情形

本系教師對於教育部各學門專業領域教改計畫不遺餘力,長期參與綠色能源科技、智慧型機器人、RFID應用等方面教材的編寫或專題實驗的設計,以及參與工學院共同基礎專業課程數位教材之編製(參見表2-5),如微積分、電路學、工程數學、程式設計、電子學、電磁學等。

參考效標2-5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設計學習評量之情形

本系教師針對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而進行之學生學習成效評量方式十分多元,除了運用各種常見的評量方式如考試、作業、實驗(作)與報告等進行評量外,課堂上也會利用問題討論或發問、上台報告或演算或作品展示等方式瞭解學生學習狀況與成效。本系教師多元學習評量之實施方式分別簡述如下:

  1. 考試與作業:包含平時測驗、期中考、期末考、作業、口頭或書面報告等。
  2. 實驗(作):包含實驗課程之實作測驗、實作專題報告及作品評審等。
  3. 作品展示:大四應屆畢業生每年皆舉辦實作專題成果展(參見附件2-6)。
  4. 上台報告:包含大學部之實作專題或研究所之書報討論以及專題研討等,修課的學生均會被要求製作中、英文簡報並上台報告與討論。

參考效標2-6 依據教學評鑑結果,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設計、教材教法與多元學習評量方法之情形

  • 校方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與評量之規定

為落實教師教學品質確保學生學習成效,本校訂定教師教學成長辦法(如附件2-7及2-8),以協助教師精進教學品質。此外每學期中及期末由修課學生對授課教師實施教學評量,期中為文字評量,期末則為網路問卷教學評量,評量內容包括:(1)教師教學品質,(2)學生對課程的吸收程度與建議,以及(3)行政作業等三方面,且評量結果均會個別轉知授課教師,以為日後教學品質改善之參考。對於教學評量優良之教師,則提報工學院或學校表揚;而評量欠佳之教師(5級制評量分數未達3.5者),則由系主任進行個別晤談並輔導其參加各種教師教學成長活動。此外為協助教師切磋教學經驗和職能,本校教學卓越中心每學年均會舉辦各種座談會、講座和教學觀摩會等活動,並提供教師個別會談服務。

  • 歷年各課程教學評鑑結果分析

本系歷年來教師教學評量,除少數一兩個課程評量分數稍低於3.5外,教師教學評量之平均分數皆在4.0左右(參見附件2-9)。教學評量之意見回饋參見附件2-10,大多為感謝教師的教導,偶見少數學生要求調整授課方式、授課內容、授課進度及教師上課音量與速度等,相關教師均會在下次課程中改善。

參考效標2-7 教師配合在職專班課程需求,進行實務教學之成果

  • 本系在職碩士班務實開課的作法

由於本系在職碩士班班學生來自社會各階層及各行業,各有其專長背景與需求,因此在專業選修課程方面,分為電機工程及電機教學與管理兩組進行教學。此外開授之課程除滿足本系在職班學生核心能力之基本需求外,並符合產業與學生實際需求為課程設計考量。如此,大多數學生既可以修到符合本身需求之電機專業知能又能與工作職能相關之技術相結合,從而發揮在其碩士論文上,畢業後進而應用在其工作上。

  • 教師配合在職專班課程需求,進行實務教學之成果

本系教師授課時所採用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會因在職班學生特質而作調整與變動;一般會採用更彈性的教學內容與授課方式,而較著重在實務應用層面之教學;尤其是碩士論文所研究探討的主題,大多數為研究生職能相關的技術或待解決之問題。本系在職碩士班開授課程情形參見附件2-11,碩士論文題目與其工作關聯性對照表參見附件2-12,由表中之結果分析顯示本系在職碩士班學生的專業實務能力與其現職需求相符合程度平均達87%以上,可知本系在職碩士班之課程與其工作職能之間具有很高的關聯性。

》 第二頁
 
系所簡介/ 師資介紹/ 課程教學/ 實驗室/ 系所成果/ 表單下載/ 法令規章/ 系友(學)會/ 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