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ow Image 1 Slideshow Image 2 Slideshow Image 3 Slideshow Image 4
自我評鑑報告
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學術與專業表現
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現況描述

本系設立至今學士班畢業生計223名,碩士班197名,博士班12名及在職碩士班106名。學士班已畢業7屆,應屆畢業生約有85%選擇繼續升學,另有部分畢業生尚服兵役中,因此實際在職場工作者大部分為前4屆畢業生,少部分為近幾屆之畢業生;碩士班已畢業10屆,除少數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及大部分應屆畢業生服兵役中,多數畢業生皆已投入職場工作;博士班畢業生則均在職場工作。本系畢業生除少部分在高中職或大學及技職院校任教,大部分皆在公民營機構或企業擔任研發工作或工程師,另有少部分為企業高階主管或負責人。雖然本系設立剛屆滿10年,但畢業生無論在企業界或教育單位之工作表現皆十分優秀,頗獲外界好評與肯定。

參考效標5-1 畢業生生涯發展追蹤機制落實之情形

  • 本校教學卓越計畫成立「優化全方位職涯輔導」
  1. 積極響應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https://ucan.moe.edu.tw),有效協助學生瞭解自身之職涯發展方向。
  2. 本校畢業生涯輔導處例行業務,除生涯輔導外,每年在學生畢業前均會進行資料追蹤、調查與記錄,並提供各系所參考。
  3. 畢業生調查系統:本校教學卓越中心與畢輔處所主持之「優化全方位職涯輔導」子計畫,更於100年起設置「生涯探索、專業服務」的調查機制,並成立「畢業生調查系統」,以針對應屆畢業生與剛畢業校友作更多元之達成學生核心能力成效調查。同時邀請各系所導師推薦熱心、有人氣的聯絡人協助聯繫系友,且在每年暑假展開畢業生問卷調查,了解各系所畢業生的職業及系所之核心能力在執行其工作任務上的重要性與勝任程度,以及其在彰師和職場之學習經驗等。
  • 本系追蹤畢業生生涯發展之機制
  1. 本系在學生畢業前會請學生填寫並核對通訊錄,在學生畢業半年至一年期間由系主任、導師或指導教授親自打電話關心學生的生涯發展。
  2. 不定期舉辦同學會:本系學生畢業後仍會相互密切聯絡,並不定期舉行同學會,導師同時也藉由同學會瞭解學生畢業後的生涯發展。
  3. 系友會:本系於100年5月21日舉辦系友會籌備會,並於100年5月28日成立系友會並建立系友資料,透過選舉選出第一屆理監事詳如附件5-1。

參考效標5-2 研擬畢業生整體學習成效評估機制之情形(1/2)

  • 本系修業規定

本校及本系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及在職碩士班之相關修業規定請參見附件5-2及5-3,並簡述本系各班別之畢業條件如下:

  1. 大學部學生最低畢業學分為134學分,含校必修(基礎通識、進階通識、體育、軍訓)28學分,系必修73學分,選修33學分,不含教育學分、軍訓及體育。此外可至外系自由選修科目(含校設學程),並採認10學分為本系畢業學分之選修學分。大三與大四當學期開設之「系統實作專題」、「產業實作專題」及「研發實作專題」,僅需選擇其中一門課程為必修科目。
  2. 碩士班研究生最低畢業學分為32學分,含必修8學分及選修課程24學分(不含論文指導),並須同時完成畢業論文。此外採認外系所開設科目6學分,且須發表論文於全國性或國際性學術研討會,始得具備畢業資格。
  3. 博士班最低畢業學分數包含系必修8學分及選修課程至少18學分(不含論文指導),此外採認外系所開設科目6學分為選修學分。除應修學分外,須符合本系『博士班研究生學位授予作業規定』,方具畢業資格。
  4. 在職碩士班最低畢業學分為30學分(不含論文),且須同時完成畢業論文。凡選修本系研究所開設科目,一律承認為畢業學分數,外系開設科目不計入畢業學分數。
  • 本本校學生畢業門檻規定
  1. 外語檢定測驗門檻
  2. 本校自97學年度起規定學士班學生應通過各系訂定之外語檢定測驗門檻,未通過者應於大三上學期起選修本校語文中心開設之相關外語補強課程方可畢業。本系學士班學生外語檢定測驗門檻為:(1)GEPT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中級初試(含)通過以上,或(2)TOEFL PBT紙筆測驗500分以上、CBT電腦測驗173分以上、iBT網路測驗61分以上,或(3)TOEIC測驗650分以上,或(4)其他相同等級之外語能力測驗,未通過者需選修本校語言中心相關課程4學分以上,身心障礙學生免適用本規定,所修學分不計入畢業學分,方得畢業。

  3. 資訊能力檢定測驗門檻
  4. 本校自98學年度起規定學士班學生須通過資訊能力檢定畢業門檻,未通過檢定達2次以上者,須加修通識資訊素養課程至少2學分,所修學分不計入畢業學分,方得畢業;身心障礙學生免適用本規定。

參考效標5-2 研擬畢業生整體學習成效評估機制之情形(2/2)

  • 畢業生核心能力成效調查機制

除了前述之修業規定及外語與資訊檢定畢業門檻外,本系尚利用問卷調查方式評量畢業生是否已具有本系訂定之核心能力。問卷調查對象分為應屆畢業生、畢業生、畢業生雇主及企業主管,評量結果說明如下:

  1. 應屆畢業生之問卷調查
  2. 為了解大學部學生對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的認知度以及學習成效,對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參見附件1-4),以了解其在校期間所學習到的核心能力,並檢視是否達成本系之教育目標。由附件1-4之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本系大學部應屆畢業生均己了解達成教育目標應具有的核心能力,而整體上針對核心能力之達成皆有滿意結果。

  3. 畢業生、畢業生雇主及企業主管之問卷調查
  4. 藉由畢業生依實際工作經驗評估本系課程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之成效,問卷內容包括其修讀本系課程是否學到本系要求之核心能力,同時請其針對課程架構提出建議。問卷回收彙整統計分析之結果除提供課程委員會規劃課程參考外,也提供任課老師調整授課內容與方式,以達到課程規劃與教學持續改進的目的。

    以99年度本系所做之大學部畢業生問卷分析統計結果如表5-1所示,由結果顯示畢業生對本系核心能力的認知持肯定的態度,同時也認為本系所開設的課程可讓學生具有本系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但學習成效稍低於認知程度,顯見本系在教學品質方面尚有改善的空間。

    此外本系也邀請畢業生雇主提供畢業生滿意度評量,藉由雇主依聘雇單位實際需求及畢業生工作表現,對本系畢業生之核心能力做實際之成效評估。此外尚透過企業主管作問卷調查,以反映出本系所訂定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是否能滿足企業需求。問卷結果經彙整後做為教學改進之依據和參考,且問卷結果提系務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及課程委員會研議,做為本系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修訂以及課程改進之依據,並回饋給授課教師,用以調整課程內容,以達到持續改進之目的。

    99年度本系針對大學部及研究所畢業生、畢業生雇主及企業主管所做的核心能力達成度問卷調查,其統計分析結果分別表示如圖5-15-2。由分析結果顯示不管是大學部或研究所皆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即企業主管認同度較高,其次為雇主,而畢業生的滿意度最低;顯示企業主管認為本系之核心能力能滿足業界需求,而雇主滿意度較低,顯示本系在訓練學生應具備之核心能力還有改善空間;畢業生滿意度最低,顯示本系在課程規劃與教學品質方面之落實須要再加強。若進一步分析,大學部畢業生比較欠缺的核心能力為第四項的設計工程系統、元件或製程之能力,而研究所畢業生則為理解專業倫理、重視智慧財產權及具國際視野。

    至於在職碩士班畢業生核心能力達成度方面,本系於100年10月針對應屆畢業生(碩二生)、雇主及企業主管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顯示如圖5-3。由結果顯示應屆畢業生的滿意度比雇主及企業主管均高,且雇主與企業主管的滿意度相當接近,但雇主對第四個核心能力-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的滿意度較低。整體而言,在職碩士班學生、雇主及企業主管對本系培育之核心能力的滿意度均較大學部及研究所為高。

參考效標5-3 自行規劃機制或結合學校之機制,蒐集在校教職員生、畢業生及企業雇主對學生學習成效意見之情形

  • 在校教職員生之意見蒐集

本系對任何可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管道或意見均十分重視,並慎重處理以做為課程規劃與設計及教學改進之參考。校內教職員生之意見可直接向導師、授課教師或系主任反應,或配合學校之期中及期末教學評量針對教學提出改進建議,同時本系也會利用各種場合如師生座談會、新生座談會、系務會議…等聽取或蒐集各方意見。無論是教師、學生或學系行政助教及助理之任何教學或學習成效意見,皆予以詳加討論、檢討或溝通,甚至專案處理,努力改善,務使本系之教學日臻完善。目前為止,由各種管道所獲得之教學或學習成效調查結果,得知本系之教學規劃和學習成效尚稱良好。

  • 畢業生之意見蒐集

本系已於100年5月28日成立系友會,此後將每年定期召開系友會議或「系友回娘家」活動,畢業生可直接針對母系之教學或學習成效提出建言。此外本系每年也會召開諮詢委員會議,聽取畢業系友代表、在校生代表或學界與業界代表之意見,或利用畢業生涯輔導處之「畢業生調查系統」對畢業生進行核心能力達成度調查之機會,廣徵畢業生之意見,以及利用系主任信箱、師長參與同學會機會向母系反應意見。

  • 畢業生雇主之意見蒐集

為了進一步瞭解本系畢業生所具備之核心能力是否滿足企業需求,本系針對畢業生雇主實施核心能力之問卷調查,詢問雇主針對本系畢業生之核心能力達成度及本系所培育之核心能力是符合企業需求。由表5-2之統計結果顯示,本系畢業生所具備之核心能力皆有平均4.19分以上之水準,足以看出本系培育之大學生及研究生,畢業後確實具備了本系所要求的核心能力,並獲得雇主的肯定。

參考效標5-4 根據學生學習成效意見之分析結果,進行檢討修訂核心能力之設計、課程規劃與設計、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以及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提供之情形

為確保學生學習成效與達成既定之核心能力,本系除擬定一套雙迴圈檢核機制如圖1-1所示,藉以有效評估學生達成核心能力之程度,並做為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修訂、課程規劃與設計,以及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改善之依據外,另將彙整來自各方之學習成效意見與學生學習評量及教師教學評量之結果,以進一步做意見分析並提出改善策略。基本上學習成效之改善分為學生面、教師面及制度面等三個層面(如圖5-4),在學生面之改善措施為班級導師、學習導師、授課教師及指導教授針對學習成效不佳學生進行輔導,嚴重者轉介學習輔導中心或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做進一步輔導或心理諮商;在教師面之改善措施為授課教師依據教學回饋意見進行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習評量方法之改進,此外教學評量未達評量標準(評量分數低於3.5)之教師,則須接受學校安排之教學輔導或參加各種教學研習活動;制度面之改善策略為依據各種學習成效回饋意見修訂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架構,此外提供學生足夠的學習資源。

參考效標5-5 行政管理機制運作與定期自我改善之情形

  • 行政管理機制運作

本系行政組織架構包括系務會議及系教評會議,其下設置課程委員會、經費空間委員會、招生委員會、學生事務委員會、導師工作委員會及系務發展委員會等六個為服務性組織之委員會,委員會設置要點參見附件5-4,而所職掌業務分別簡述如下:

  1. 課程委員會:負責課程規劃、教師授課科目及時數之安排。
  2. 經費空間委員會:負責經費、空間之規劃及重大儀器設備採購。
  3. 招生委員會:負責招生事項。
  4. 學生事務委員會:負責審議獎助學金及相關學生事務。
  5. 導師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細則、選薦導師及相關導師工作及經費規劃。
  6. 系務發展委員會:負責規劃中長程發展計畫、系務評鑑相關工作。
  • 定期自我改善之情形

本系每年定期召開諮詢委員會議,除了檢討本系之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課程架構及發展方向外,也會針對本系之行政管理機制進行檢討。此外每學期初之系務會議中,針對學期中即將進行之各項行政業務提出報告,並於學期結束之系務會議中,提出執行成效檢討。99學年更因參加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藉由認證過程除針對本系之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進行檢討改進外,同時也針對本系之行政管理機制進行檢視。

參考效標5-6 針對第一週期系所評鑑之改善建議,進行品質改善之計畫與落實的情形

第一週期評鑑委員的離校意見(參見附件1-1),當時的回覆與改善後的現況茲簡述如下:

  1. 每年定期召開系務發展委員及諮詢委員會議,除本系師生共同參與外,並廣邀產官學研及系友代表與會提供建言,作為本系教育目標的修訂,同時依據教育目標分別對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及在職碩士班制定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之能力及其檢核機制。
  2. 制定「電機工程學系自我評鑑要點」(參見附件5-5),並參加「IEET工程與科技教育認證」,評鑑過程包含自我評鑑及校外專家學者評鑑兩階段。此外也制定「電機工程學系教師評鑑要點」(參見附件5-6 ),針對本系專任教師每四年接受一次評鑑,新聘教師任滿二年後,須接受第一次評鑑,以提升教師教學、研究、服務以及學生學習與輔導績效。
  3. 本系發展方向由原先三個領域:系統晶片、能源與系統、通訊修改為能源與系統、光電與通訊兩大領域,並整合校內相關系所資源及具體規劃課程架構,降低大學部學生必修學分,並開放學生至外系自由選修10個學分,且承認為本系之畢業學分。
  4. 結合工學院各系所規劃智慧型機器人及RFID基礎應用技術等兩個學程,並共同開課。
  5. 加強產學合作關係,並推動產業實務教學,具體作法如下:(1)利用大學部畢業專題成果展適時向學生、家長、來賓說明本系師資、設備、以及定位。(2)本系產碩班來自業界,大多為高階主管或高級工程師,於產碩班新生座談會上再次強調本系定位。(3)本系在職班來自業界,大多為中階主管、基層主管與專業工程師,可請學生利用機會適時向外界宣導本系。(4)本系書報討論經常邀請學者專家作專題演講,聽眾雖為本系(校)師生,但於書報討論前後,系主任或主持人亦適時宣導說明本系定位,並請學者專家貴賓適時予以宣導。(7)舉辦全國性研討會,如台灣綠色能源暨新創產品研討會、電力電子工程研討會。
  6. 鼓勵老師積極參與國外研討會,本校同時已制定相關補助辦法。此外鼓勵老師將研究成果投稿至高水準的國際期刋發表,本校每年針對教師學術發表與研究成果優良者均給予奬勵(參見附件5-7 )。
  7. 積極增聘學有專精之專任教師,減輕教師授課負擔,並提供更多元化課程選修。
  8. 除班級導師並設置學習導師,提供學生學習、生活、課外學習活動以及生涯等層面之輔導。
  9. 寶山校區教學一館及二館已陸續完工啟用,此外工學院大樓亦將於101年初落成啟用,屆時將可提供足夠的學習或研究空間。
  10. 為強化學生外語及資訊能力,本系制定大學生外語及資訊檢定門檻,同時在研究所開設“科技英文” 及“科技英文寫作”課程,供學生選修;此外部分研究所課程採全英語授課。
  11. 經常邀請校外學者及產業界人士對在學及畢業生做專題演講,培養畢業生具有多元就業能力。
  12. 完成系友通訊資料庫,並於100年5月28日成立電機系系友會,建立起與系友間的連絡管道,另藉由系友會及系友回娘家活動,邀請畢業系友返校做經驗分享,以提供在校生之學習與就業諮詢及本系課程設計與發展之意見。
  13. 自我改善機制方面,推動雙迴圈檢核機制,以進行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課程規劃之修訂。此外定期召開之檢討及諮詢委員會議,並對在校生、畢業生、企業主管及畢業生雇主問卷調查,以做為自我改善之依據。
》 第二頁
 
系所簡介/ 師資介紹/ 課程教學/ 實驗室/ 系所成果/ 表單下載/ 法令規章/ 系友(學)會/ 生涯規劃